欢迎访问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网站

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明城墙 > 工作情况

文保月 |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,共建共享“智慧城墙”
责任编辑:  文章来源: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3-05-10 14:30  阅读次数:显示稿件总访问量

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,透过它们,我们可以“触摸”历史,与其“对话”。

作为南京体量最大的不可移动文物,明代城墙建筑的集大成者,南京城墙具备了丰富的历史、文化和研究价值,在中外筑城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与影响。近年来,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,从文化遗产保护、展示、活化利用、价值传播等多角度作出创新尝试,持续拓宽南京城墙保护传承与价值传播路径。

科技助力保护:延续南京城墙遗产生命力

鉴于长期暴露于户外饱受自然环境侵蚀,存在着保护范围较长、环境较为复杂等诸多问题,南京城墙的数字化遗产档案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。以三维激光扫描、建筑信息模型(BIM)和地理信息系统(GIS)技术搭建的南京城墙“一张图”——南京城墙数据资源管理系统,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。

仪凤门点云数据

富贵山段点云数据

在数据资源采集的基础上,打造南京城墙文物数据资源库,融合了城墙文物本底数据、周边大环境数据和专题业务数据,收集、整合了南京城墙文物本体、历史现状与未来多维度、多尺度信息,实现南京城墙从点到面、从静态到动态等多方位的拓展,探索南京城墙三维应用场景,利用三维分析工具为新建项目审批管理、城墙保护修缮工程管理进行初步量算,实现南京城墙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
集庆门段城墙沉降数据

南京城墙文物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内容

南京城墙“一张图”文物资源管理平台

以南京城墙文物资源库为基础,将南京城墙全维度文物资源库数据整合到“一张图”上,集成了城墙资源展示、资料查询及分析、资源管理、资源服务和运维管理等多种业务功能。实现了南京城墙全维度文物数据信息采集,切实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,建成资料全面、定位迅速、实用性强的南京城墙数字化文物资源库,为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与传承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撑,打造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精细化管理模式,从而实现文化遗产本体现状记录与未来保护并行。

科技赋能文化传播:传递南京城墙遗产价值

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,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价值传播路径,文化遗产价值传播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,从扁平化走向立体化。沉浸式观展、云游体验等通过鲜活的数字化技术“实拟虚镜”,拉近了文化遗产与人的距离,让观众能够零距离“触摸”文化遗产、感受遗产价值。

 

“云享城墙”3D全景游城

3D游城手绘地图

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,一步一景皆为诗意。从古至今,有许多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传世佳作,650余年的南京明城墙更是为文人骚客提供了感怀抒情的实物载体。“云享城墙”立足南京六朝古都、十朝都会及世界文学之都的定位,利用数字孪生、数字共生、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,围绕南京城墙云端展示的“游城”“探索”“参与”三大核心,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,有效整合南京城墙文化展示资源,以沉浸式数字化体验拉近城墙与人的距离,推动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传播。

3D全景游城 

全景游城采用3D建模+全景VR+三维动画等数字化技术,把南京城墙整个搬上云端,实现历史人文与科技紧密结合。以明代“尽揽山川之胜”的《洪武京城图志山川图》的地形轮廓为框架,将与南京城墙有关的“诗文+古画”创意融合,打造了书香氛围浓厚的南京城墙29座城门与精华点段古今融通的沉浸式互动空间场景。观众既可以在VR精灵的带领下欣赏城墙实景,还可以点击不同城门中嵌入的诗文古画创意视频,与文人骚客一起边吟诗作赋、边畅游城墙,更近距离、更多元角度地感受南京城墙人文气息,“触摸”南京千年文脉。

“云享城墙”

以数字科技突破时空限制,让公众不仅可以看得见城墙景观、学得到城墙知识,能与城墙亲密互动,积极参与到城墙遗产共建共享中,建立了“人与城”连接的渠道,实现了“中华文化全景呈现、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”的建设目标。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